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推进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要素禀赋优势两难冲突的解决路径分析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梅霞
刘渝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刘渝琳
机构
: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来源
:
财贸研究
|
2006年
/ 04期
关键词
:
技术进步;
要素禀赋优势;
两难冲突;
D O I
:
10.19337/j.cnki.34-1093/f.2006.04.007
中图分类号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技术,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要素的析出是短期的波动,二者在长期中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并且,与很多呼吁放弃政府调控工资的结论不同,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工资水平这一桥梁工具来调控要素价格比率,以此实现兼顾促进技术进步的长远利益和避免短期就业的剧烈波动的目标,从而在推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发挥我国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庆旺
;
贾俊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
-60
[2]
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苗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苗文龙
;
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万杰
.
经济评论,
2005,
(03)
:34
-38+50
[3]
技术进步、就业兼容理论与中国就业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果
.
经济体制改革,
2004,
(02)
:33
-35
[4]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希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
(06)
:12
-18
[5]
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仁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军昌
.
统计与决策,
2002,
(12)
:36
-37
[6]
从比较优势学说看我国就业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海红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30
-31
[7]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李荣林著, 2000
←
1
→
共 7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庆旺
;
贾俊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
-60
[2]
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苗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苗文龙
;
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万杰
.
经济评论,
2005,
(03)
:34
-38+50
[3]
技术进步、就业兼容理论与中国就业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果
.
经济体制改革,
2004,
(02)
:33
-35
[4]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希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
(06)
:12
-18
[5]
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仁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军昌
.
统计与决策,
2002,
(12)
:36
-37
[6]
从比较优势学说看我国就业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海红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30
-31
[7]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李荣林著,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