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就业兼容理论与中国就业问题

被引:9
作者
安果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市场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中国就业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1.4 [劳动就业与失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就技术进步创造就业的理论进行了评述 ,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就业问题与技术支持的关系 ,指出 :影响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源是落后的技术基础。其具体表现是 :( 1)落后的技术基础下的低水平劳动生产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原因 ;( 2 )我国工业生产的低层次技术结构既不能通过加长迂回度增加就业 ,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 3 )工业弱质性使产业结构转换的同时没有带动就业结构的同步转换 ;( 4 )我国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限制了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因此 ,技术进步是解决中国中长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杨小凯;张永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新论.[M].钱书法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3]  
分工与交易.[M].盛洪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4]  
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厉以宁;吴世泰编著;.华夏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