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激励机制间存在替代效应吗——基于高管股权与企业年金决策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于新亮
程远
朱铭来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长效激励; 高管股权; 企业年金; 替代效应; 人力资本;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5.07.008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404 ;
摘要
由于企业年金可以视为管理补贴,从而可以减少未来可能的债务融资风险,因此没有持有本公司股份的高管将产生建立企业年金的动机以维持财务宽松。企业年金决策可以增加单一的人力资本价值,以应对股东权益最大化对高管利益带来的损害。随着高管持股增加,高管与股东的利益更加一致,因而建立企业年金的动机将会降低。研究中呈现的实证结果有力地支持了高管股权和企业年金间存在替代效应这一命题。企业可以通过高管股权和企业年金的混合均衡策略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企业年金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避税动机的实证分析 [J].
朱铭来 ;
于新亮 ;
程远 .
保险研究, 2015, (01) :8-21
[2]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J].
苏冬蔚 ;
林大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88-100
[3]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的政策因素分析——兼论“部分TEE”税优模式的选择 [J].
郑秉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2) :2-23+111
[4]   企业改革30年:管理层激励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 [J].
黄桂田 ;
张悦 .
金融研究, 2008, (12) :101-112
[5]   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分析框架 [J].
魏凤春 ;
于红鑫 .
财经研究, 2007, (08) :64-73
[6]   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J].
李军 ;
胡愈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 (02) :71-75
[7]   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 [J].
王华 ;
黄之骏 .
管理世界, 2006, (09) :101-116+172
[8]   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预测分析 [J].
陈秉正 ;
郑婉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1) :20-29
[9]   经营者报酬、员工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J].
张小宁 .
世界经济, 2002, (10) :57-64
[10]  
Scale Economies in Union Pension Plan Administration: 1981–1993[J] . TeresaGhilarducci,KevinTerry*.Industrial Relations: 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