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监管角色构建——基于期限结构异质性视角下的经验证据

被引:31
作者
黄海涛 [1 ]
余志君 [2 ]
杨贤宏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广东金融学院数字金融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中心
[3]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化; 期限结构; 监管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地方金融监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机制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和信息透明的公司治理环境,有助于金融监管更好发挥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效果;同时,金融监管能够克服企业金融套利动机过强、融资约束过大等不利因素,从而有效减缓企业金融化倾向。此外,对企业金融化进行期限结构降维处理后发现,短期金融化损害了企业的经济绩效,而长期金融化则冲击不明显。特别地,金融监管对短期金融化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长期金融化展现中性。结合当前严峻的形势要求,治理过度金融化必须调整角色定位,开展监管创新,既要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化活动,也要强化支撑、服务、调节等角色构建,开创金融监管新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2]   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脱实向虚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J].
郝项超 .
金融研究, 2020, (03) :152-168
[3]   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国际比较 [J].
王勋 ;
黄益平 ;
陶坤玉 .
国际经济评论, 2020, (01) :59-74+6
[4]   中美贸易争端与特朗普政府政策趋势分析 [J].
董有德 ;
徐少聪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 32 (06) :31-38
[5]   企业金融化影响技术创新的期限结构异质性研究——理论模型推演与中国经验证据 [J].
吴非 ;
向海凌 .
当代经济管理, 2020, 42 (02) :84-91
[6]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股价稳定器”还是“崩盘助推器” [J].
邓超 ;
夏文珂 ;
陈升萌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 34 (03) :120-136
[7]   从微观视角理解经济“脱实向虚”——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述评 [J].
戴赜 ;
彭俞超 ;
马思超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 (11) :31-43
[8]   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效率——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地区差异 [J].
彭俞超 ;
黄娴静 ;
沈吉 .
金融研究, 2018, (08) :51-68
[9]   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J].
王国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7) :5-23
[10]   企业金融化是否降低了投资效率 [J].
张昭 ;
朱峻萱 ;
李安渝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 33 (01) :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