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俱乐部”收敛了吗?
被引:5
作者:
黄维海
[1
]
袁连生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水平分布;
空间计量;
俱乐部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近年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俱乐部"的收敛现象。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人力资本是否也呈同样态势?对经济发展收敛性的研究,历经了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个认识阶段,判定收敛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从分解泰尔指数的方法到在回归方程中加入地区虚拟变量的方法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使用空间计量分析来判定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现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克服传统横截面回归判定中忽略各地区之间存在的空间关联性影响的问题。在借鉴空间计量分析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收敛性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利用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工具Moran’s I进行全国范围的人力资本空间聚集性检验和聚集类型判断,然后利用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工具LISA对人力资本空间聚集的热点区域进行筛选。文章使用的人力资本数据,是本研究在参考国际标准,界定中国劳动人口年龄范围、经济活动范围和人口统计范围后,使用教育成就法测算得到全国及各省1990-2010年期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数据的初步统计发现,20年间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经济欠发达、原有水平较低的省份。使用空间计量工具,初步的全局空间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水平的极化现象基本稳定,H-H型"俱乐部"省份数量最多且比重略有上升;进一步的局部空间分析对空间聚集热点进行了筛选后确认,中国存在低程度的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聚集现象,即低水平聚集的现象并不显著,高水平聚集的"俱乐部"出现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并有逐渐向南扩展的趋势。这种低程度的人力资本地区"俱乐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俱乐部"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