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上海中心城区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关系分析

被引:93
作者
塔娜 [1 ,2 ]
曾屿恬 [2 ]
朱秋宇 [2 ]
吴佳雨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活力; 建成环境; 社会空间; 上海;
D O I
10.13249/j.cnki.sgs.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运用大众点评数据、出租车到达数据与文化设施POI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在街区和街道层面分析城市活力的空间结构特征,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活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浦西优于浦东的总体特征;②街区和街道尺度影响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存在差异;③街区尺度建成环境对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提升人口密度对经济活力具有正面影响,过高的人口密度可能不利于社会和文化活力发展;增加POI密度、路网密度和POI混合度有利于城市活力的提升;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会降低街区的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但会提升街区的经济活力;交通可达性有利于经济活力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谈城市活力的研究进展 [J].
杨垠莹 .
山西建筑, 2019, 45 (07) :20-22
[2]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快递自提点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研究——以菜鸟驿站为例 [J].
李钢 ;
杨兰 ;
贺建雄 ;
刘倩 ;
陈曦亮 ;
薛淑艳 .
地理科学, 2018, 38 (12) :2024-2030
[3]   基于POI数据的郑州市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J].
赵宏波 ;
余涤非 ;
苗长虹 ;
李光慧 ;
冯渊博 ;
别乾龙 .
地理科学, 2018, 38 (09) :1525-1534
[4]   基于活力特征分析的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城区6个安置社区为例 [J].
王勇 ;
邹晴晴 ;
李广斌 .
地理科学, 2018, 38 (05) :747-754
[5]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 [J].
柴彦威 ;
刘伯初 ;
刘瑜 ;
马修军 ;
塔娜 ;
申悦 .
地理科学, 2018, 38 (01) :1-10
[6]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 [J].
廖伟华 ;
聂鑫 .
地理科学, 2017, 37 (09) :1310-1317
[7]   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与就业中心吸引范围研究 [J].
许园园 ;
塔娜 ;
李响 .
人文地理, 2017, 32 (03) :93-101
[8]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拓展及其价值创造研究——以城市综合体为例 [J].
王桢栋 ;
阚雯 ;
方家 ;
杨旭 .
建筑学报, 2017, (05) :110-115
[9]   新区空间形态与活力的演化假说:基于街道可达性、建筑密度和形态以及功能混合度的整合分析 [J].
叶宇 ;
庄宇 .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 (02) :43-49
[10]   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 [J].
卢济威 ;
张凡 .
新建筑, 2016,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