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空间形态与活力的演化假说:基于街道可达性、建筑密度和形态以及功能混合度的整合分析

被引:62
作者
叶宇
庄宇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关键词
新区; 空间形态演化; 城市活力; 街道可达性; 建筑密度及形态; 功能混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欧洲各国在战后1950—1970年代和我国在过去30年中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新区扩张。不论欧洲各国还是中国,这些新区都先后面临在相对高建设强度下城市活力依然缺乏的情况。本文从空间形态角度切入,对于三个规模类似、区位相近但经数十年时间发展之后具有不同活力的荷兰新城的空间形态演化进行分析并尝试总结若干规律。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一个假说,即新区城市活力随时间逐步增加的过程在形态学视角下表现为适宜的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和足够的功能混合度向具有高街道可达性的地块积聚的过程。本文由此提出针对这一形态演化过程假说的量化测度并进行了测试,并结合国内新区新城做简要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市形态学中量化分析方法的涌现 [J].
叶宇 ;
庄宇 .
城市设计, 2016, (04) :56-65
[2]   城市设计中活力营造的形态学探究——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与居民活动检验 [J].
叶宇 ;
庄宇 ;
张灵珠 ;
阿克丽丝凡内斯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1) :26-33
[3]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analytical urban design: 'Space syntax' methodology[J] . Karimi,Kayvan.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 2012 (4)
[4]  
Making a city: Urbanity, vitality and urban design[J] . John Montgomery.Journal of Urban Design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