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结构及系统性风险

被引:52
作者
周上尧 [1 ,2 ]
王胜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系统性金融风险; 银行挤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历了一段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国影子银行的融资规模在近十年内也增长了接近十倍,这是否暗示着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背后可能隐藏着足以引致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理解与测算上述风险,本文构建了可以刻画中国影子银行结构与挤兑危机事件的DSGE模型。基于估计后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冲击历史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结合非线性的银行危机模拟方法测算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以及检验影子银行监管政策的风险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部门间的金融创新冲击是导致影子银行迅猛发展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在上述冲击驱动下,中国从2007年开始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于2011年与2013年到达峰值,分别对应了两次"钱荒"事件。随着2014年影子银行监管的不断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下降,并在2017年降至较低水平。本文反事实的政策模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影子银行监管在风险管控方面的效力,但监管政策的实施会导致资源错配、降低长期产出水平。本文基于实际数据的反事实测算结果显示,在上述历史峰值时点,监管政策每降低10%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导致长期产出减少0.18%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影子银行、监管套利和宏观审慎政策 [J].
侯成琪 ;
黄彤彤 .
经济研究, 2020, 55 (07) :58-75
[2]   系统性风险、抛售博弈与宏观审慎政策 [J].
方意 ;
黄丽灵 .
经济研究, 2019, 54 (09) :41-55
[3]   极端金融风险的有效测度与非线性传染 [J].
杨子晖 ;
陈雨恬 ;
陈里璇 .
经济研究, 2019, 54 (05) :63-80
[4]   中国影子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定义、构成和规模测算 [J].
李文喆 .
金融研究, 2019, (03) :53-73
[5]   中国金融部门间系统性风险溢出的监测预警研究——基于下行和上行ΔCoES指标的实现与优化 [J].
李政 ;
梁琪 ;
方意 .
金融研究, 2019, (02) :40-58
[6]   信贷约束、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J].
高然 ;
陈忱 ;
曾辉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68-82
[7]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比较分析 [J].
庄子罐 ;
舒鹏 ;
傅志明 .
经济评论, 2018, (05) :3-16+59
[8]   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郭晔 ;
赵静 .
金融研究, 2017, (06) :81-94
[9]   中国式影子银行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 [J].
林琳 ;
曹勇 ;
肖寒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3) :1113-1136
[10]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