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生态效率时空演化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被引:52
作者
郑德凤 [1 ]
郝帅 [1 ]
孙才志 [1 ,2 ]
吕乐婷 [1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效率; SBM模型; 标准差椭圆; 灰色动态模型; 中国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构建生态效率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BM模型、标准差椭圆(SDE)方向分布模型、灰色动态模型,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5年中国大陆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表征与预测。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生态效率从研究初期的中等水平降为研究末期的较低水平,区域间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态势;空间上由研究初期的东、东北、中、西地带性分布转变为研究末期仅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保持完全有效。(2)造成中国大陆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资源环境成本投入、灰水足迹、土地投入及环境污染。(3)研究时期内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空间分布重心南北向移动速度快于东西向移动速度,移动路径呈"西北—东南—西北—东南"变化趋势;移动速度呈现"加快—降低—降低"的过程。空间分布范围经历了"分散—集聚"的过程,空间分布格局由东北—西南逐渐趋向于偏北—偏南格局。(4)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20年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空间分布格局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呈收缩态势,生态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仍不明显。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的整体状况,预测结果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34 / 10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J].
方创琳 ;
任宇飞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7) :833-846
[2]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J].
成定平 ;
淦苏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3) :325-332
[3]   上海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 [J].
龙亮军 ;
王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2) :84-92
[4]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动态演化研究 [J].
陈真玲 .
经济经纬, 2016, 33 (06) :31-35
[5]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 [J].
郭付友 ;
佟连军 ;
魏强 ;
张慧敏 ;
仇方道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483-1494
[6]   1998-2012年中国省际灰水足迹效率测度与驱动模式分析 [J].
韩琴 ;
孙才志 ;
邹玮 .
资源科学, 2016, 38 (06) :1179-1191
[7]   中国大陆省际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J].
臧正 ;
邹欣庆 .
生态学报, 2016, 36 (11) :3300-3311
[8]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绿色效率研究 [J].
卢丽文 ;
宋德勇 ;
李小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6) :35-42
[9]   基于灰色评估的钢铁企业生态效率评价 [J].
谢琨 ;
刘思峰 .
生态经济, 2016, 32 (05) :111-116+142
[10]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J].
程钰 ;
任建兰 ;
陈延斌 ;
徐成龙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