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67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 PCA-DEA; Super-SBM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福利绩效是指自然消耗转化为福利水平的效率。随着全球生态约束时代的到来,自然资本变得绝对稀缺,如何在生态极限内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基于DEA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运用改进的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模型)对上海市2006—2014年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并与2014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省级和副省级城市)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4年期间,上海的总体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不高,并未处于DEA有效的前沿面,其中仅3个年份为DEA有效,其余6个年份均为DEA无效,DEA有效年份数占样本总数的33.33%,但从整个发展态势来看,近几年来有逐步改善和提高的趋势。22014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不高,深圳、海口排名前两位,而上海仅排名第30位,资源环境消耗过高是生态福利绩效值偏低的主要原因。从投入冗余情况来看,上海市在水资源和土地两方面消耗过高,存在过度冗余,环境污染排放也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上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瓶颈。3PCA-DEA组合模型比DEA模型下所测算出来的绩效值更精确,且考虑松弛变量的非径向Super-SBM模型比基于径向的DEA模型精确度更高,对于相关领域的资源环境绩效或生态效率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借鉴价值。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上海应淘汰过剩产能并转变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发展绿色低碳的共享经济,同时构建紧凑型城市,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J].
李军民 ;
李鑫瑞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03) :445-450
[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山东省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J].
张岩 ;
李俊莉 ;
赵丽薇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 (05) :165-169
[3]   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J].
冯吉芳 ;
袁健红 .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3) :100-105
[4]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下的上海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J].
龙亮军 ;
王霞 ;
郭兵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1) :9-15
[5]   基于PCA-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 [J].
王敏 ;
张晓平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 32 (04) :520-527
[6]   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J].
汪文雄 ;
朱欣 ;
余利红 ;
杨钢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7) :1104-1117
[7]   从国民收入国际比较的新变化看中国现代化进程 [J].
刘伟 ;
蔡志洲 .
经济纵横, 2015, (01) :38-45
[8]   “全球城市”指标体系及上海实证研究 [J].
王颖 ;
潘鑫 ;
但波 .
上海城市规划, 2014, (06) :46-51
[9]   生态福利绩效与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J].
诸大建 ;
张帅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5 (05) :106-115
[10]   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诸大建 ;
张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