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与资源配置效率——来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证据

被引:148
作者
李青原
章尹赛楠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进入;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1.05.016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金融开放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对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针对金融开放是否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为样本,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分步进入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金融开放对行业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①外资银行进入显著降低了城市—行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②外资银行进入通过资金融通渠道和资金使用渠道,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支出,对高盈利能力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③外资银行进入对行业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具有异质性,当城市—行业融资约束更强、违约风险更低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更好时,其优化效果更加明显。④金融开放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作用,最终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发现对新时期下如何把握更深层次金融开放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制度红利,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1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银行业外资开放与中国企业创新陷阱破解 [J].
诸竹君 ;
陈航宇 ;
王芳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10) :175-192
[2]   地方国企依赖、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与供给侧改革 [J].
李艳 ;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8, 53 (02) :80-94
[3]   国际化会影响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么?——来自全球大型银行的经验证据 [J].
熊启跃 ;
赵阳 ;
廖泽州 .
金融研究, 2016, (07) :64-79
[4]   最优金融结构的存在性、动态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 [J].
张成思 ;
刘贯春 .
管理世界, 2016, (01) :66-77
[5]   在华外资银行分层区位战略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检验 [J].
余珮 ;
张搏 ;
洪正华 ;
张建华 .
金融研究, 2015, (04) :130-147
[6]   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 [J].
李青原 ;
李江冰 ;
江春 ;
Kevin XDHuang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2) :527-548
[7]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8]   中东欧国家金融银行业开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分析 [J].
庄起善 ;
曹焕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10) :16-21+87
[9]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 [J].
沈红波 ;
寇宏 ;
张川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6) :55-64
[10]   外资银行对中国信贷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毛泽盛 ;
吴洁 ;
刘敏楼 .
金融研究, 2010, (01) :1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