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住房支付能力与刑事犯罪——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常雪 [1 ]
苏群 [1 ]
周春芳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房价; 房价收入比; 犯罪率; 收入差距;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120405 ;
摘要
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导致居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还可能致使行为人寻求非正当渠道获取财富,甚至产生报复等极端行为,由此致使刑事案件增多。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住房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角度对刑事犯罪率不断攀升做出解释,并构建收入差距这一中介变量分析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比、教育、福利支出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对犯罪率攀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并且以房价收入比衡量的住房支付能力越差,犯罪率越高。另外,房价上涨会恶化收入分配,导致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低收入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增强,间接强化了对犯罪率的刺激作用。因此,控制房价的非理性增长不仅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犯罪 [J].
郭晓红 .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 (09) :236-240
[22]   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住房需求:1999~2025——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 [J].
陈斌开 ;
徐帆 ;
谭力 .
金融研究, 2012, (01) :129-140
[23]   转型期中国的犯罪治理政策:堵还是疏? [J].
陈硕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743-764
[24]   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 [J].
徐建炜 ;
徐奇渊 ;
何帆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24-42
[25]   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 [J].
陈彦斌 ;
邱哲圣 .
经济研究, 2011, 46 (10) :25-38
[26]   民生支出有助于减低刑事犯罪率吗?——来自中国(1995—2008)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毛颖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4) :32-49
[27]   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 [J].
章元 ;
刘时菁 ;
刘亮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59-72
[28]   对警力与犯罪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许玲丽 ;
周亚虹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1, 30 (01) :30-41
[29]   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 [J].
姜全保 ;
李波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1) :71-80+126
[30]   中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实证研究 [J].
梁运文 ;
霍震 ;
刘凯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