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下供应链质量协同特征与制度需求

被引:24
作者
谢康
赖金天
肖静华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供应链质量协同;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制度设计;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5.02.016
中图分类号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聚焦于探讨社会共治体制下食品供应链质量协同与单一监管体制下的差异,并通过结果讨论提出相应的制度需求。在单一监管体制下,食品供应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降低契约的不完备程度,一是建立可追溯体系,二是设计有效的组织形式,三是建立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由于对三者的协同缺乏需求,从而使各自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劣势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在社会共治体制下,由于对三者的协同有迫切需求,因此,通过三者的协同形成混合治理,能够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的有效协同。具体而言,以纵向联合为代表的组织形式设计能降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协调成本,从而激励企业更主动地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而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又有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纵向联合;可追溯体系和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能提升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的可行性和威慑性,而双边契约责任传递又能激励企业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和选择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   信任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与传染效应:理论和基于中国食品行业的事件研究 [J].
王永钦 ;
刘思远 ;
杜巨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41-154
[3]   行业信任危机的一个经济学解释:以食品安全为例 [J].
李想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169-181
[4]   企业群体性败德行为与管制失效——对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的制度分析 [J].
李新春 ;
陈斌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98-111+123
[5]   激励、信息与食品安全规制 [J].
龚强 ;
张一林 ;
余建宇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35-147
[6]   食品安全治理——基于信息技术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研究 [J].
汪鸿昌 ;
肖静华 ;
谢康 ;
乌家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98-110
[7]   农户参与不同产销组织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鲁、宁、晋三省(区)调研数据的分析 [J].
史冰清 ;
钟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9) :13-25+36
[8]   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 [J].
吴元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115-133+207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J].
谭智心 ;
孔祥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3)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