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

被引:327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执法资源; 声誉机制; 信用信息系统;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何以有效?这是破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的公共执法资源,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声誉机制创设的威慑充分虑及企业的长期收入流,借助无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深入作用于企业利益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有效阻吓企业放弃潜在的不法行为,分担监管机构的一部分执法负荷,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社会执法。但是,声誉罚的要义在于信息高效流动,而现代食品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使得消费者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声誉机制。应当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为中心,建立全程整合信息生产—分级—披露—传播—反馈的法律制度系统,确保企业违法信息迅速进入公众的认知结构,为消费者及时启动声誉罚奠定基础。同时,应当以声誉机制的适用为契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之道,回应执法历史发展所蕴含的成本逻辑,实现执法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3+207 +207-20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向权力说真相: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中的信息工具之运用 [J].
戚建刚 .
江淮论坛, 2011, (05) :115-124
[2]   规制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J].
应飞虎 .
法学论坛, 2011, 26 (02) :48-51
[3]   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 [J].
应飞虎 ;
涂永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116-131+222
[4]   作为风险规制工具的信息交流 以环境行政中TRI为例 [J].
金自宁 .
中外法学, 2010, 22 (03) :380-393
[5]   尴尬的食品安全报道——从不规范的媒体行为到不健全的信息传播体系 [J].
曾理 ;
叶慧珏 .
新闻记者, 2008, (01) :32-36
[6]  
什么是食品安全信用档案[N]. 聂国春.中国消费者报. 2009 (A02)
[7]  
信息、信任与法律[M]. 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3
[8]  
组织社会学十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雪光著, 2003
[9]  
超越法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1
[10]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