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侯志杰 [1 ]
朱承亮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D O 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8.11.00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中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并构建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的"拖累效应"较为明显,而技术进步的"驱动效应"相对有限;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改善幅度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收益质量和获利能力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运营能力和政府补贴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新时代下应着力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注重发挥非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加快补齐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短板,大力培育行业龙头,积极应对政府补贴效果不佳的现实,进而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工智能产业的真正春天”.[N].金振娅;.光明日报.2017,
[2]   人工智能、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J].
何玉长 ;
宗素娟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 (10) :36-43+107
[3]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 [J].
王君 ;
张于喆 ;
张义博 ;
洪群联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10) :169-181
[4]   中国大数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研究 [J].
赵传仁 ;
戴俊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7 (02) :60-66
[5]   电子商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卓凡 ;
石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37 (02) :431-439
[6]   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 [J].
韩海雯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32-138
[7]   组织资本、横截面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J].
杨俊仙 ;
周洁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S1) (S1) :418-423
[8]   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 [J].
罗栋梁 ;
陈芬 .
经济问题, 2016, (10) :85-91
[9]   人工智能:从科学梦到新蓝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J].
朱巍 ;
陈慧慧 ;
田思媛 ;
王红武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 (21) :66-70
[10]   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异质性——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测算 [J].
韩剑尘 ;
夏涛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13) :215-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