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永林 [1 ]
钟业喜 [2 ]
周炳喜 [1 ]
机构
[1] 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交通通达性;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江西设区市;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588
中图分类号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经济联系总量与交通通达性有直接关联,南昌最好;其次为赣北及赣西地区;而赣南、赣中及赣东北较小;各设区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明显的中心城市指向和地域相邻指向。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强各设区市经济联系的主要战略措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南昌―赣州―九江"多核发展模式、"一纵一横"发展主轴和"三纵三横"发展辅轴的空间格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人口规模,做大经济总量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J].
赵雪雁 ;
江进德 ;
张丽 ;
侯成成 ;
李昆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18-223
[2]   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09-816
[3]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697-704
[4]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 [J].
向云波 ;
彭秀芬 ;
徐长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08-514
[5]   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通达性及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J].
郭丽娟 ;
王如渊 .
人文地理, 2009, 24 (03) :42-48
[6]   引力模型重构在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昆明市为例 [J].
李江苏 ;
骆华松 ;
王晓蕊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2) :76-84
[7]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8]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J].
乔旭宁 ;
杨德刚 ;
毛汉英 ;
张小雷 ;
吴得文 ;
张豫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86-95
[9]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朱俊林 ;
张红 .
地理研究, 2007, (01) :197-209
[10]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