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圈层结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再认识

被引:68
作者
宋丽娜 [1 ]
田先红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圈层结构; 个人主体性; 社会分层;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1.01.01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文章的核心立意在于阐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研究发现,从村庄人际关联的视角出发,支配当前村庄社会交往的规则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伦理规范等公共性规则逐渐被个体居主导地位的新规则所取代;同时,社会分层加剧引起的层级结构也嵌入了农民的交往体系之中。对于这些新变化,建基于传统乡村社会之上的"差序格局"理论模型已经难以提供合理而有效的解释。文章试图建构"圈层结构"的新模型来理解农村社会结构变动的新趋势,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以个人主体性为主导的"圈"和以层级结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层"。立体的圈层结构成为理解当代中国农村众多社会政治现象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 [J].
谭同学 .
开放时代, 2009, (08) :114-129
[2]   熟人社会的性质 [J].
宋丽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2) :118-124
[3]   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 [J].
徐晓军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64-95+244
[5]   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5) :36-48+95
[7]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7, (01) :105-121
[8]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J].
阎云翔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01-213+245
[9]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J].
卜长莉 .
社会学研究, 2003, (01) :21-29
[10]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