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被引:542
作者
贺雪峰
仝志辉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2] 中共中央党校
关键词
村庄性质; 社会关联; 村民自治; 乡村秩序; 乡村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中国现代化的特定条件决定了村庄所具有的独立社区社会的特征 ,这一特征的首要表征是村庄秩序获得的内生性 ,村民自治正是对村庄秩序内生获得的恰当表达。村庄秩序内生获得不仅与村庄之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治理制度安排有密切关系 ,而且与村庄内在结构状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关联”的引申 ,试图在理论建构和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上 ,建立一个对理解当前中国乡土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统括能力的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4+207 +20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传统与嬗变——集体企业改制后的苏南农村村级治理 [J].
董磊明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10-16
[2]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J].
杨善华 ;
刘小京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83-90+205
[3]   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34-40
[4]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 [J].
郑也夫 .
社会学研究, 2000, (04) :7-15
[5]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 [J].
杨善华 ;
侯红蕊 .
宁夏社会科学, 1999, (06) :51-58
[6]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 [J].
陈劲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 (03) :92-97+129
[7]   “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 [J].
崔之元 .
战略与管理, 1998, (03) :60-65
[9]  
我向总理说实话[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李昌平著, 2002
[10]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