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圈层结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再认识

被引:68
作者
宋丽娜 [1 ]
田先红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圈层结构; 个人主体性; 社会分层;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1.01.01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文章的核心立意在于阐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研究发现,从村庄人际关联的视角出发,支配当前村庄社会交往的规则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伦理规范等公共性规则逐渐被个体居主导地位的新规则所取代;同时,社会分层加剧引起的层级结构也嵌入了农民的交往体系之中。对于这些新变化,建基于传统乡村社会之上的"差序格局"理论模型已经难以提供合理而有效的解释。文章试图建构"圈层结构"的新模型来理解农村社会结构变动的新趋势,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以个人主体性为主导的"圈"和以层级结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层"。立体的圈层结构成为理解当代中国农村众多社会政治现象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著, 2005
[12]  
支配社会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 韦伯, 2004
[13]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14]   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冯小双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25-30
[15]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 [J].
杨善华 ;
侯红蕊 .
宁夏社会科学, 1999, (06) :51-58
[16]   “差序格局”再思考 [J].
陈俊杰 ;
陈震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1) :197-204
[17]   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3)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