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演化:维度、结构及路径

被引:46
作者
韩江波 [1 ]
沙德春 [2 ]
李超 [3 ]
机构
[1] 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智技术; 数智制造; 智能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体现为全方位、系统性、持续性的变革过程,其不仅能优化经济基础的应用场景和能力层级,而且能推进产业协同升级和整体跃迁,其发展进程呈现动态性和加速性,可对已有高质量发展范式、路径进行破坏性创新、爆发性升级、动态性更迭。新质生产力是“制度型生产力→干预型生产力→跨越式生产力→信息化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结构型生产力→市场型生产力→可持续生产力→信息化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新质生产力是对信息化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具有更新颖的数智技术革命背景、更复杂的内在运作机理、更前瞻性的经济系统以及更深邃的演化路径,也更能代表生产力的最新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人工智能“超工业化”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兼论中国理论的自主创新 [J].
刘方喜 .
人文杂志, 2020, (05) :22-30
[12]   企业组织形态演进研究——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 [J].
李海舰 ;
李燕 .
经济管理, 2019, 41 (10) :22-36
[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 [J].
贾根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6) :87-106+206
[14]   市场需求与新兴产业演进——用户创新的微观经济分析与展望 [J].
黄阳华 ;
吕铁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3, (03) :54-62
[15]   新型工业化究竟“新”在哪里 [J].
韩江波 ;
龚唯平 .
学习与实践, 2012, (12) :5-17
[16]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J] 方福前 当代经济研究 2000, 10
[17]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N] 郝思斯;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
[18]  
总书记首提“新质生产力” 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何关联?[N] 杜壮; 中国经济导报 2023,
[19]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高新科技驱动的生产力[N] 韩永军; 人民邮电 2023,
[20]  
现代资本主义[M] (美)托马斯·K.麦格劳著;赵文书;肖锁章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