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

被引:214
作者
贾根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美国学派; 马克思; 第三次工业革命; 生产率; 工业智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106 [史料];
学科分类号
060301 ;
摘要
在批判性地考察19世纪美国学派关于"资本的能量生产率"理论,以及深入认识马克思关于机器大工业和科技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就第三次工业革命性质提出的"资本的信息—智能生产率"和工业智能化的理论认为,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以机器替代工人的体力劳动不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以人工智能系统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智能化是工业化的新类型及高级阶段,"资本的智能生产率"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6+206 +20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李斯特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何以成立? [J].
贾根良 .
教学与研究, 2015, (03) :6-17
[2]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世界经济史的长期透视 [J].
贾根良 .
学习与探索, 2014, (09) :97-104+8
[3]   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J].
马昀 ;
卫兴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11) :46-64+203
[4]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 [J].
贾根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27 (02) :43-52
[5]   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 [J].
贾根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11-125+222
[6]   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J].
陈筠泉 .
哲学研究, 1998, (04) :3-10
[7]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J].
阿林·杨格 ;
贾根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2) :52-57
[8]  
第三次工业革命重新定义“新型工业化道路”[N]. 贾根良.光明日报. 2013 (011)
[9]  
保护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赫德森, 2010
[10]  
光阴似箭[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弗里曼,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