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

被引:93
作者
贾根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 经济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目前我国有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仍是以2002年时对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的主导技术——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加以定义的,并没有反映出目前已逐渐清晰的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巨大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革命(绿色技术)、智能化和纳米技术革命的新内涵。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落后的美国和德国通过抓住"第二种机会窗口"成功地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史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民族产业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从新技术革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入手,重塑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与美、日、欧共同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领导者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光阴似箭.[M].( ) 弗里曼; ( ) 卢桑;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 ) 佩蕾丝;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世界经济通史.[M].高德步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世界经济霸权.[M].(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著;高祖贵译;.商务印书馆.200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6]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M].(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Galeano)著;王玫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  
经济增长的源泉.[M].(美)理查德·R.纳尔森(RichardR.Nelson)著;汤光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  
现代资本主义.[M].(美)托马斯·K.麦格劳著;赵文书;肖锁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  
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意)多西(Dosi;Giovanni)等编;钟学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  
增长与波动.[M].[美]刘易斯(Lewis;W·A·) 著;梁小民 译.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