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力-要素-结构”框架的理论阐释

被引:106
作者
翟云
潘云龙
机构
[1]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数字生产力; 生产要素; 数据要素;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24.04.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关联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命题。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理论驳接基础可以追溯至马克思“技术-社会”范式对于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讨论,通过整合行动结构机制论与功能结构机制论,建立起连接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动力-要素-结构”理论框架,以此考察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络与系统影响,并就如何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相适配的新质生产力进行讨论。概括而言,技术逻辑、社会逻辑与关键事件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而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迭代则进一步作用至社会的行动结构与功能结构之中,行动结构与功能结构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两者共同构成的总体性社会变迁勾勒出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全景图,最后从技术支撑、数据赋能、场景重塑和人才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相适配的新质生产力,即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深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作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助力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J].
黄群慧 ;
盛方富 .
改革, 2024, (02) :15-24
[2]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J].
翟青 ;
曹守新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7 (02) :15-23
[3]   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与实践路径 [J].
翟绪权 ;
夏鑫雨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1) :44-55
[4]   新质生产力: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 [J].
肖峰 ;
赫军营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4 (06) :37-44
[5]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价值意蕴、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 [J].
张夏恒 ;
马妍 .
电子政务, 2024, (04) :17-25
[6]   国家治理的信息理论:信息政治学的理论视角 [J].
孟天广 ;
郑思尧 .
政治学研究, 2023, (06) :117-130+233
[7]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J].
程恩富 ;
陈健 .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12) :14-23
[8]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 [J].
李政 ;
廖晓东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3, 14 (06) :146-159
[9]   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J].
杜传忠 .
人民论坛, 2023, (21) :26-30
[10]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