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被引:2047
作者
周文 [1 ,2 ,3 ]
许凌云 [4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长
[3]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
[4]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命题。与此同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谋划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势条件、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J].
胡拥军 .
改革, 2023, (09) :1-10
[2]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J].
徐金海 ;
夏杰长 .
改革, 2023, (08) :14-25
[3]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基础研究投入的新思路 [J].
韩凤芹 ;
马婉宁 .
科学管理研究 , 2023, (04) :134-143
[4]   “结构-特征-支撑”:一个分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框架 [J].
陈英武 ;
孙文杰 ;
张睿 .
经济学家, 2023, (04) :44-55
[5]   论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J].
周文 ;
白佶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51 (01) :1-13
[6]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方向、新问题、新思路 [J].
潘教峰 ;
王晓明 ;
薛俊波 ;
沈华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 (03) :407-413
[7]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挑战与应对 [J].
李文军 ;
郭佳 .
经济纵横, 2022, (08) :65-75
[8]   科技自立自强:逻辑缘起、内涵解构与实现进路 [J].
温军 ;
张森 .
上海经济研究, 2022, (08) :5-14
[9]   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内涵与实现路径 [J].
方维慰 .
南京社会科学, 2022, (07) :41-49+102
[10]   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要义 [J].
周文 ;
何雨晴 .
消费经济, 2022, 38 (04)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