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维度资源循环制度设计理论及实证模拟

被引:4
作者
顾一帆
吴玉锋
周广礼
左铁镛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资源循环; 跨维度; 制度设计; 激励相容; 生命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2 [商品收购];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资源循环过程蕴含了原生与再生原料的耦合配置、正向与逆向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协调、区域间隐含环境责任的跨境转移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在各维度管理的交叉处易于出现责任重叠或责任真空现象,亟需对资源循环制度体系进行统筹设计。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各维度存在的独特资源环境外部性差异,探索了跨维度政策效果间存在强烈相关性的原因。以中国电子废弃物中的铜资源为例,构建了资源循环的减量效果核算模型,通过设置原再生资源税及环境税改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应用、清洁发展机制推广、洋垃圾严格入境约束四种跨维度制度情景,模拟了资源循环过程对资源减量和废水及CO2减排的影响效果,并集成优势策略,构建了跨维度政策组合情景。结果表明:各维度间政策工具的联合应用均能实现激励相容,且跨维度政策组合情景达到更优效果。相较基准情景,在2010—2030年间,该组合情景将增加91.06%的铜资源减量化效果,提升近8倍的废水及CO2减排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维度政策工具的拓展方向,在原料维度可促进强制手段、市场手段与认证手段的联合应用以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在链条维度可充分挖掘废弃产品中蕴含的资源价值、残余功能价值与潜在信息价值以构建循环型商业模式,在区域维度可利用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以提升中国在资源循环领域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居民参与“互联网+回收”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昶 ;
吕夏冰 ;
孙桥 .
管理学报, 2017, 14 (12) :1847-1854
[2]   再生资源供应链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 [J].
顾一帆 ;
王怀栋 ;
吴玉锋 ;
左铁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7) :46-52
[3]   基于网络DEA的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邵留国 ;
何莹莹 ;
张仕璟 ;
丰超 .
资源科学, 2016, 38 (10) :1975-1987
[4]   原生资源与再生资源的耦合配置 [J].
顾一帆 ;
吴玉锋 ;
穆献中 ;
左铁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5) :22-39
[5]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估算——方法综述与选择策略 [J].
李博 ;
杨建新 ;
吕彬 ;
宋小龙 .
生态学报, 2015, 35 (24) :7965-7973
[6]   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激励政策类型及作用机制 [J].
张越 ;
谭灵芝 ;
鲁明中 .
现代经济探讨, 2015, (02) :88-92
[7]   无主物的意涵类型化界分及其面向再生资源利用的制度选择 [J].
田亦尧 ;
陈德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170-176
[8]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潜力预测模型研究 [J].
王琪 ;
杨旸 ;
马红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1) :147-153
[9]   城市矿产理论研究综述 [J].
王昶 ;
徐尖 ;
姚海琳 .
资源科学, 2014, 36 (08) :1618-1625
[10]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排放责任研究 [J].
闫云凤 ;
赵忠秀 ;
王苒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6) :54-5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