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排放责任研究

被引:50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王苒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排放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3.06.001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X196 [环境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对全球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和气候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生产技术差异对国际贸易模式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之间的差异。本文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比较其生产和消费排放责任后发现,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占中国碳排放的11.77%~19.93%,中国的生产碳排放从1995年的29.2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0.8亿吨,而消费碳排放在1995年和2009年分别只有24.7亿吨和61.8亿吨。文章进而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和碳排放贸易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并将其具体到主要贸易伙伴,从而证明目前的国际碳排放核算体系引起了消费和全球生产系统的分离。经过贸易调整后的基于消费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不仅可为减排责任的分担提供一个新途径,而且可为利用贸易政策实现减排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86+88 +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欧贸易隐含碳及政策启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闫云凤 ;
赵忠秀 ;
王苒 .
财贸研究, 2012, 23 (02) :76-82
[2]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 [J].
闫云凤 ;
赵忠秀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1) :131-142
[3]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排放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5-26
[4]   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J].
樊纲 ;
苏铭 ;
曹静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4-14+64
[5]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6]   中美贸易与气候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J].
闫云凤 ;
杨来科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7) :40-44+88
[7]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刘世锦 ;
张永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13
[8]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J].
陈迎 ;
潘家华 ;
谢来辉 .
经济研究, 2008, (07) :11-25
[9]  
Trade,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 . Erik Dietzenbacher,Jiansuo Pei,Cuihong Ya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2012 (1)
[10]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US trade: Input–output analysis based on the emergy/dollar ratio[J] . Huibin Du,Jianghong Guo,Guozhu Mao,Alexander M. Smith,Xuxu Wang,Yuan Wang.Energy Policy .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