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自然率假说”的检验

被引:32
作者
黄梅波 [1 ,2 ]
吕朝凤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潜在产出估计; “自然率假说”检验;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7.001
中图分类号
F223 [投入产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通过重新估计我国在1952~2008年间的实际资本存量,推导出我国的潜在产出和GDP缺口,并对"自然率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弹性约为0.6749,全要素生产率大约经历了9个周期。通过对三种估计产出缺口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对于经历过自然条件冲击和技术革新的国家来说,生产函数法优于直接H-P趋势法和估计潜在增长率法。在对"自然率假说"进行检验后,本文认为,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拒绝了"自然率假说",当前产出缺口的提高会提高我国的一般价格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2]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3]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46
[4]   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 [J].
郑玉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3-11
[5]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7]   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 [J].
肖红叶 ;
郝枫 .
财贸经济, 2005, (03) :55-62+97
[8]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63-296
[9]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10]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