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自然率假说”的检验

被引:32
作者
黄梅波 [1 ,2 ]
吕朝凤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潜在产出估计; “自然率假说”检验;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7.001
中图分类号
F223 [投入产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通过重新估计我国在1952~2008年间的实际资本存量,推导出我国的潜在产出和GDP缺口,并对"自然率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弹性约为0.6749,全要素生产率大约经历了9个周期。通过对三种估计产出缺口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对于经历过自然条件冲击和技术革新的国家来说,生产函数法优于直接H-P趋势法和估计潜在增长率法。在对"自然率假说"进行检验后,本文认为,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拒绝了"自然率假说",当前产出缺口的提高会提高我国的一般价格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高级宏观经济学[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袁志刚, 2001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 2000
[13]   New capital estimates for China [J].
Holz, Carsten A.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6, 17 (02) :142-185
[14]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
[15]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 . Milton Friedm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8 (1)
[16]  
Analytical Aspects of Anti-Inflation Policy[J] . Paul A. Samuelson,Robert M. Solow.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0 (2)
[17]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7》 .2 李宏瑾. http://web.cenet.org.cn/upfile/107353.pdf . 2008
[18]  
IMF Estimates of Potential Output:Theory and Practice .2 De Masi,P. IMF Working Paper,WP/ 97/ 177 . 1997
[19]   我国GDP增长率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分解 [J].
刘金全 ;
刘志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5) :94-99
[20]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 [J].
何枫 ;
陈荣 ;
何林 .
经济学家, 2003, (05)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