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边界的界定

被引:36
作者
谢琳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个人信息; 识别性; 匿名化; 相关性; 风险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个人信息受"识别性"和"相关性"两方面的限制,即当某特定的人可被识别时,与该人有关的信息才属于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识别性"和"相关性"边界逐步扩大。在识别性方面,直接识别标准已向间接识别标准过渡,且大数据识别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海量化极大提高了信息的识别可能性,导致匿名化的崩溃。在相关性方面,随着大数据画像等分析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本不能反映个体特征的信息也可能成为个人信息。对此,个人信息应采用最宽泛的定义,只要存在识别和相关的可能性,均应纳入个人信息的范畴,并对个人信息进行风险层级的划分,以相应风险层级确立相应的合规义务,从而避免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因保护范围过宽而难以践行,同时也为数据控制者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提供有效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个人信息财产权之证成 [J].
谢琳 ;
李旭婷 .
电子知识产权, 2018, (06) :54-61
[2]   大数据时代下匿名信息的法律规制 [J].
韩旭至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4) :64-75
[3]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3-23
[4]   数据匿名化的法律规制 [J].
王融 .
信息通信技术, 2016, 10 (04) :38-44
[5]   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 [J].
王利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6) :68-75+199
[6]  
The Breyer Case of the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IP Addresses and the Personal Data Definition[J] . Frederik Zuiderveen Borgesius.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Law Review . 2017 (1)
[7]  
Anonymisation of personal data – a missed opportunity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J] . Francis Aldhouse.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and Practice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