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地区用水效率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51
作者
盖美 [1 ,2 ]
王宇飞 [2 ]
马国栋 [2 ]
郝慧娟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用水效率;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改进突变模型; 辽宁沿海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论文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改进的突变模型对2001—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各子系统进行状态评估,其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水平从0.437提高到0.498,呈缓慢提高状态,但一直处于拮抗阶段。用水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减小,耦合协调度从0.254增大到0.408,呈增大趋势但仍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②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用水效率最好的为大连市,用水效率评估值已达到0.887,其次为锦州、营口和葫芦岛,丹东和盘锦市用水效率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0.604和0.535。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大连市,其次为营口和盘锦市,丹东、锦州和葫芦岛较差;③各市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并且处于上升趋势。大连市和营口市耦合协调度2010年已分别达到0.457和0.401,已从低度协调进入中度协调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丹东、锦州、盘锦和葫芦岛均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呈波动式上升。各市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导致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④辽宁沿海经济带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区域差距在不断减小,经济带协同发展趋势越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081 / 20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基于DEA-ESDA的中国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格局分析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1696-1703
[12]   改进的突变评价法在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唐明 ;
邵东国 ;
姚成林 ;
黄显峰 .
水利学报, 2009, 40 (07) :858-862+869
[13]   辽宁省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J].
孙才志 ;
王妍 ;
李红新 .
水利经济, 2009, (02) :1-5+75
[14]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盖美 ;
李伟红 .
资源科学, 2008, (08) :1141-1146
[15]   中国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耦合协调度研究 [J].
孙爱军 ;
董增川 ;
张小艳 .
资源科学, 2008, (03) :446-453
[1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玉鸣 ;
张燕 .
资源科学, 2008, (01) :25-30
[17]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 [J].
刘慧 .
地理研究, 2006, (04) :710-718
[18]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19]   甘肃省农田水分平衡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刘宝勤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188-194
[2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