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对夏季极端暖夜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庆祥 [1 ]
黄嘉佑 [2 ]
机构
[1] 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夏季极端暖夜; 广义极值分布; 城市化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城市化对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指标(如夏季极端暖夜等)的影响研究尚少。取环渤海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夏季(6-8月)逐日最低气温资料(1958-2009年),使用广义极值(GEV)分布拟合夏季极端暖夜气温分布,并对拟合函数的3个分布特征参数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参数变化特征进行城市化对极端暖夜的影响程度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在极端暖夜气温分布的3个参数的年际变化中,以位置参数的代表性最好。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偏高气温出现的可能性大,但极端气温变化幅度也较大。城市化对环渤海不同类型城市夏季极端暖夜气温的贡献均为上升作用,增温速度最大约为0.3℃/(10 a)。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以高山站为背景研究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J].
段春锋 ;
缪启龙 ;
曹雯 ;
马德栗 .
大气科学, 2012, 36 (04) :811-822
[2]   中国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回顾与展望 [J].
任国玉 ;
封国林 ;
严中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337-353
[3]   近百年中国气温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估计 [J].
李庆祥 ;
董文杰 ;
李伟 ;
高小蓉 ;
JONES Phil ;
KENNEDY John ;
PARKER David .
科学通报, 2010, 55 (16) :1544-1554
[4]   可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广义极值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J].
陈元芳 ;
李兴凯 ;
陈民 ;
许睢 ;
马斌勋 .
水文, 2008, (03) :8-13
[5]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 [J].
张宁 ;
孙照渤 ;
曾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123-128
[6]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效应及其在增暖中的贡献率 [J].
方锋 ;
白虎志 ;
赵红岩 ;
杨苏华 .
高原气象 , 2007, (03) :579-585
[7]   城市发展对广州温度场影响的分析 [J].
范绍佳 ;
董娟 ;
郭璐璐 ;
王安宇 ;
宋丽莉 ;
刘爱君 ;
谢艰卫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6) :623-627
[8]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J].
唐红玉 ;
翟盘茂 ;
王振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28-735
[9]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J].
任国玉 ;
初子莹 ;
周雅清 ;
徐铭志 ;
王颖 ;
唐国利 ;
翟盘茂 ;
邵雪梅 ;
张爱英 ;
陈正洪 ;
郭军 ;
刘洪滨 ;
周江兴 ;
赵宗慈 ;
张莉 ;
白虎志 ;
刘学峰 ;
唐红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01-716
[10]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温度序列的影响 [J].
初子莹 ;
任国玉 .
气象学报, 2005, (04) :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