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效应及其在增暖中的贡献率

被引:23
作者
方锋 [1 ]
白虎志 [1 ]
赵红岩 [2 ]
杨苏华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城市化效应; 温度增暖; 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3 [城市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北地区27个城市气象站及其邻近的65个气象站1961—2000年40年的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北地区不同级别的城市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1961—2000年城市化效应存在正负两种类型,效应范围为-0.41~0.69℃,城市化效应在温度升高中的贡献率为5.3%27.7%。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效应有较大区别,大城市效应最强、最稳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弱,并且容易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时期的城市效应也不同,1961—2000年平均城市化效应为0.02℃,1981—2000年为-0.01℃,1991—2000年为0.24℃。总体来说,城市效应在全区温度增暖中所占比例较小,西北地区增暖主要为自然因素导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热岛效应对甘肃省温度序列的影响 [J].
白虎志 ;
任国玉 ;
张爱英 ;
王德民 .
高原气象 , 2006, (01) :90-94
[2]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变化分析 [J].
李栋梁 ;
钟海玲 ;
吴青柏 ;
张拥军 ;
侯依玲 ;
汤懋苍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291-298
[3]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39-45
[4]   利用区域边界层模式对杭州市热岛的模拟研究 [J].
陈燕 ;
蒋维楣 ;
吴涧 ;
顾骏强 ;
徐集云 .
高原气象, 2004, (04) :519-528
[5]   金塔绿洲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安兴琴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4, (02) :200-207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与太湖对局地环流影响的分析研究 [J].
李维亮 ;
刘洪利 ;
周秀骥 ;
秦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4
[7]   昆明城市热岛效应立体分布特征 [J].
张一平 ;
何云玲 ;
马友鑫 ;
刘玉洪 ;
李佑荣 ;
窦军霞 ;
郭萍 .
高原气象, 2002, (06) :604-609
[8]   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胡隐樵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77-486
[9]   绿洲与沙漠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 [J].
薛具奎 ;
胡隐樵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5) :68-71
[10]   中国近46年冬季气温序列变化的研究 [J].
周自江 ;
王颖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1)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