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

被引:8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错配; 所有制结构; 技术引进与购买;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3.03.013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错配下两厂商生产模型,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国有经济比重高的企业偏好于通过技术引进和购买方式促进技术进步,而金融错配制度加剧了这一效应。本文用2001—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3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上述结论,指出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加快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有助于倒逼企业减少技术引进依赖。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5-27
[4]   对外开放与TFP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何元庆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127-1142
[5]   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Geweke因果分解检验及协整分析 [J].
刘凤朝 ;
沈能 .
管理评论, 2007, (05) :3-8+20+63
[6]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8]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 [J].
张杰 .
经济研究, 2000, (04) :3-10+78
[9]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J].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0, (01) :11-21+61
[10]   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 [J].
刘小玄 ;
郑京海 .
经济研究, 1998, (01) :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