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

被引:186
作者
刘瑞明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压抑; 所有制歧视; 国有企业; 效率损失; 增长拖累;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1.02.012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国有企业的"增长拖累"这一视角重新对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加以认识。从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压抑和所有制歧视的角度出发,本文所发展的观点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庞大的国有经济不仅因为自身的效率损失影响了经济增长,而且通过金融压抑、歧视和效率误配的途径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拖累效应。拖累效应之所以没有突出显现,是因为金融漏损和民间金融的成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初步证实了这一逻辑。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实行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长是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03 / 6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金融漏损、效率修正与“反哺效应”——中国转轨经济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研究的新视角 [J].
安强身 .
财经研究, 2008, (04) :4-15
[2]   产权、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 [J].
李寿喜 .
经济研究, 2007, (01) :102-113
[3]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基于转轨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观察 [J].
张军 ;
詹宇波 .
世界经济文汇, 2006, (02) :30-44
[4]   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 [J].
张军 ;
金煜 .
经济研究, 2005, (11) :34-45
[5]   资本结构、信贷约束和信贷歧视:上海非国有中小企业的案例 [J].
程海波 ;
于蕾 ;
许治林 .
世界经济, 2005, (08) :69-74
[6]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夏立军 ;
方轶强 .
经济研究, 2005, (05) :40-51
[7]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8]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J].
平新乔 ;
范瑛 ;
郝朝艳 .
经济研究, 2003, (11) :42-53+92
[9]   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J].
王志强 ;
孙刚 .
管理世界, 2003, (07)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