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被引:194
作者
樊纲
机构
[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体制转轨; 非国有经济; 动态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试图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 ,放在一个简化了的动态模型中加以系统地分析。文章指出 ,动态地看 ,体制转轨的根本问题就是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在非国有经济的增长率高于国有经济的增长率的“基本假定”下 ,体制转轨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不是改革国有经济 ,而是发展非国有经济。这不仅是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和市场体制的形成 ,而且也是由于它创造出使国有经济得以改革的更有利的条件。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在于 ,它们若不改革 ,就还要占用大量资源 ,而且是要从非国有经济转移资源作为事实上对国有经济的补贴。这种补贴在过去一个时期主要体现在银行坏债、资本市场上的“坏股”、非国有经济的“综合税赋”事实的不断提高 ,等等 ,现在也体现在政府债务增大。正因如此 ,尽管中国目前并不面临金融危机 ,但必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控制的金融体制的改革进度 ,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能持续发展下去 ,保证整个体制转轨过程的持续进行而不被某种危机所打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61 +61-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J].
樊纲 .
经济研究, 1999, (05) :13-19
[2]   制度转型与长期增长 [J].
黄益平 .
经济研究, 1997, (01) :72-79
[3]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 [J].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7, (01) :23-30+80
[4]  
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林青松, 1997
[5]  
中国国有经济债务重组研究报告[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吴晓灵主编, 1997
[6]  
《中国统计年鉴[1999]》 .2 中国统计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