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观的当代法治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44
作者
高志宏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公共利益观; 法律保留; 价值位阶原则; 公益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观呈现出纷繁交织、复杂多样的现实图景,存在多种错误的认识倾向。树立科学公共利益观是化解利益冲突的观念先导,是构建公共利益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科学公共利益观倡导不同利益的多元共生,主张公共利益与其他利益保持适度张力。公共利益的独立推动了法律本位的演进,公共利益通常是法律保留事项,科学公共利益观亦有了特殊的法治意蕴。公共利益的规范化、类型化、层次化和体系化是完善我国公共利益立法的应有之义。行政决策应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应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和非营利性组织机制的作用,严格遵循价值位阶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法治原则。我国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机制虽已基本确立,但仍应进一步拓展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范围,拓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扩展公益诉讼裁决效力,强化公益诉讼责任衔接。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公共利益法律化——基于思想流变的中西方考察 [J].
倪斐 .
江海学刊, 2017, (02) :227-233
[2]   环境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现实考量与进路分析——以环境公益诉讼为切入点 [J].
李劲 ;
赵亚萍 .
行政与法, 2017, (02) :92-98
[3]   公共利益与利益衡量 [J].
梁上上 .
政法论坛, 2016, 34 (06) :3-17
[4]   环境司法理性不能止于“天价”赔偿:泰州环境公益诉讼案评析 [J].
吕忠梅 .
中国法学, 2016, (03) :244-264
[5]   当代中国利益关系新变化及应对思路 [J].
彭劲松 .
科学社会主义, 2015, (04) :68-73
[6]   检察机关支持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思考 [J].
李劲 ;
吴永科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3 (03) :131-136
[7]   邓小平利益观对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的启示 [J].
张淇 ;
任金梅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1) :134-137
[9]   马克思利益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创新 [J].
侯衍社 .
新视野, 2014, (03)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