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生产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150
作者
王丰龙
刘云刚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社会网络; 在地化; 去地化;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2.004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伴随人文地理学空间概念的"社会转向"和社会学中的"空间转向",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空间的生产"理论则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认同和运用。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空间的生产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尤其缺乏一个整体的、能够跨越学科界限的理论框架。本文在梳理现有国内外有关空间的生产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将现有理论归纳为三大方向(宏观、微观和一般研究),然后,重点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借鉴卡斯特尔斯等人的分析框架,构建了包含在地化和去地化两大核心过程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指出,资本的循环过程、转型期的社会运动、政府的企业化和土地利用政策、规划和空间正义是顺应中国实际需求的、未来有待进一步深化的研究话题。最后,作者也指出了空间生产研究方法上需要注意的集中倾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30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J].
殷洁 ;
张京祥 ;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10, 25 (04) :12-17
[2]   中国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 [J].
郎咸平 .
IT时代周刊, 2010, (15) :12-12
[3]   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建城市化——以鹤壁市为例 [J].
刘云刚 ;
殷冠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7) :887-896
[4]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 [J].
吴群 ;
李永乐 .
财贸经济, 2010, (07) :51-59
[5]   资本积累的全球化与空间的生产 [J].
李春敏 .
教学与研究, 2010, (06) :32-37
[6]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 [J].
叶超 ;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10, 29 (05) :947-958
[7]   空间生产、资本接续与权力介入的实践逻辑——对东北C市马路劳工生存状态的调查 [J].
田毅鹏 ;
张霁雪 ;
陶宇 .
社会科学, 2010, (05) :67-73+189
[8]   从“地方空间”、“流动空间”到“行动者网络空间”:ANT视角 [J].
艾少伟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43-49
[9]   男同性恋群体的城市空间分布及文化生产:以沈阳为例 [J].
富晓星 ;
吴振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0, 2 (01) :38-52
[10]   社会网络的四种功能框架及其测量 [J].
孙大鹏 ;
朱振坤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2) :69-7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