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

被引:61
作者
钟水映
李强谊
徐飞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非均衡; Dagum基尼系数; Markov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以及内部动态分布特征对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2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其次,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 [J].
周迪 ;
程慧平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01) :25-35
[2]   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J].
李丽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2) :7-14+110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 [J].
刘华军 ;
赵浩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5) :44-53
[4]   中国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1978008年——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J].
沈丽 ;
鲍建慧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5) :33-47
[5]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J].
陈锡文 .
经济研究, 2013, 48 (02) :4-6
[6]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J].
曾福生 ;
高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1) :24-39
[7]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J].
周战强 ;
乔志敏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2, (10) :12-15
[9]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J].
夏春萍 ;
刘文清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5) :79-85
[10]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 [J].
徐大伟 ;
段姗姗 ;
刘春燕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2) :8-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