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被引:34
作者
李丽纯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后现代农业; 效益水平; 农业发展方式; 灰色优势分析;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3.12.002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后现代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本文从收益—成本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图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农业现代化成就与代价的对比情况。灰色优势分析在基本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可信度。1981—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指数的测度结果表明,虽然近3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效益水平总体为负,但在2002年以后其波动趋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加速下滑变为加速上升,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由此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势。考虑到成本类因素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渐趋紧,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向后现代转向已成必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110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灰色优势评价模型视域下的人才竞争力评价 [J].
王健菊 ;
杨诚 .
统计与决策, 2012, (21) :86-88
[2]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 [J].
沈琦 ;
胡资骏 .
农业经济, 2012, (05) :3-5
[3]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J].
辛岭 ;
蒋和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646-650
[4]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 [J].
傅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5) :26-33+110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J].
徐建中 ;
王莉静 ;
赵忠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09) :51-54
[6]   关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后现代哲学考量 [J].
王治河 .
哲学动态, 2010, (04) :5-14
[7]   后现代农业的原理 [J].
David Freudenberger ;
Dean Freudenbenger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473-480+487
[9]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 [J].
刘晓越 .
统计研究, 2004, (02) :10-16
[10]   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的探讨 [J].
李恩泽 ;
石玉山 ;
丁杰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1, (06) :17-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