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被引:75
作者
曾福生
高鸣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Regopr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4 ; 1203 ;
摘要
本文运用SBM-HR-Regoprobit模型,依据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简称"三化")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估计了现代农业因素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三化"存在失衡现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及各地区内部发展不协调。第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没能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是"三化"中的"短腿"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瓶颈。第三,农业科技和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关于“三化同步”推进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J].
尹成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1) :8-12+110
[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生关系研究 [J].
贺叶玺 .
理论与改革, 2011, (05) :54-58
[3]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高沛星 ;
王修华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4) :93-102
[4]   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 [J].
陈飞 ;
范庆泉 ;
高铁梅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101-114+140
[5]   广州市城乡发展协调度研究 [J].
薛红霞 ;
刘菊鲜 ;
罗伟玲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8) :39-45
[6]   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基于1998~2006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 [J].
张光南 ;
李小瑛 ;
陈广汉 .
管理世界, 2010, (04) :5-13+31+186
[7]   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 [J].
阳立高 ;
廖进中 ;
柒江艺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2) :61-64
[8]   工业反哺农业长效机制: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过渡 [J].
郭家虎 .
改革, 2007, (12) :13-17
[9]   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分析 [J].
陈滢 .
经济纵横, 2007, (10) :53-55
[10]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J].
杨文举 .
经济经纬, 2007, (01)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