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之隐私权立法论

被引:22
作者
张红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立法重复; 立法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建议删除《人格权编(草案)》第811条第1款后半段,明确隐私隐蔽性和无涉公共利益。删除搜查私人空间,增添搜查身体作为隐私权的侵权类型,应明确生活安宁权且独立规定。增添公共场所隐私权、公众人物隐私权、未成年人等隐私权条款。应用信息主体概念替代信息被收集者、自然人,用信息控制者概念替代信息收集、持有者。应将比例原则视为信息收集、使用的原则,删除"不违反法律、行政法的规定"等诸多立法重复内容。删除《民法总则》第111条,在《民法总则》第110条增添个人信息权。
引用
收藏
页码:7 / 2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2 条
[11]  
人格权各论.[M].张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2]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M].江必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13]  
德国民法典.[M].杜景林;卢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14]  
基因权的私法规范.[M].王康;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15]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及完善 [J].
王利明 .
中国法律评论, 2019, (01) :96-108
[17]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9, 41 (01) :45-57
[18]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使用的合法利益豁免 [J].
谢琳 .
政法论坛, 2019, 37 (01) :74-84
[19]   论数据权利与交易规制 [J].
肖建华 ;
柴芳墨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 (01) :83-93+157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学者建议稿 [J].
齐爱民 .
河北法学, 2019, 37 (01) :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