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被引:93
作者
刘仙桃 [1 ]
郑新奇 [1 ]
李道兵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天津市测绘院二院
关键词
Voronoi图;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高;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密度也较低。公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91.1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离主要公路距离小于1500m的范围内;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农村居民点密度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93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J].
孙华生 ;
黄敬峰 ;
金艳 ;
邓睿 ;
王杰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3) :348-354
[2]   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J].
张强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3) :65-72
[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周丁扬 ;
赵婷婷 ;
谢志丹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9-116
[4]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J].
林坚 ;
李尧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1) :58-65
[5]   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司春霞 ;
胡瑞芝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12) :64-65
[6]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土地整理研究——以重庆江津市为例 [J].
刘雪 ;
刁承泰 ;
张景芬 ;
刘贵芬 ;
申希兵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2) :2834-2836
[7]   基于Voronoi图的测度点状目标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J].
张红 ;
王新生 ;
余瑞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422-426
[8]   Voronoi图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J].
朱建华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1) :88-90+95
[9]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设置的Voronoi方法 [J].
郑新奇 ;
王家耀 .
测绘学院学报, 2003, (04) :263-266
[10]   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 [J].
陈军 ;
赵仁亮 ;
乔朝飞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S1)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