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抗争引发非常规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与治理之道

被引:19
作者
杨志军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抗争; 非常规政策变迁; 双向互动; 国家治理现代化;
D O I
10.14167/j.zjss.2018.03.007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环境抗争和其它集体行动一样——"一闹就灵",具体为:一闹就缓、一闹就停、一闹就迁。这种行动既不构成西方社会运动范畴,又不具有公共政策过程周期性、常规性变迁特点,主要受到四个因素影响,即政社关系上的国家统合主义、央地关系上的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公共治理上的运动式治理、公共政策上的凝闭型体制。国家统合主义使环境抗争组织弥散,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使其暴力维权,运动式治理使其反复无序,凝闭型政策体制使其闭合循环。治理之道是顺应新时代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社会治理2.0版本,政社关系从"国家统合"迈向"伙伴互赖",央地关系从"代理发展"迈向"制度分权",公共治理从"运动治国"迈向"多元协作",公共政策从"凝聚闭合"迈向"有序参与",形成可持续性常规政策变迁,助推地方治理现代化,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157 +157-1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消极改变政策决策: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的结果效应分析 [J].
杨志军 ;
欧阳文忠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22-36+126
[2]   从国家法团到社会法团:官办NGO改革路径的再思考——基于J省官办基金会的调查 [J].
崔月琴 ;
李远 .
学术研究, 2017, (01) :48-55
[4]   政策问题源流论:一个发生学的建构逻辑 [J].
靳永翥 ;
刘强强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8) :115-120
[5]   从国家法团主义到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行业协会关系的演变 [J].
张长东 ;
顾昕 .
东岳论丛, 2015, 36 (02) :5-13
[6]   发展型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制度-机制-行动的三维视角 [J].
彭勃 ;
杨志军 ;
冯执一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 (06) :35-42
[7]   参与和协商:地方治理现代化问题 [J].
彭勃 ;
杨志军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5 (03) :20-27
[8]   “中国式”邻避运动核心议题探析——基于民意视角 [J].
王奎明 ;
钟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 (01) :23-33
[9]   统合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理论视野、经验观察与政治选择 [J].
张汉 .
人文杂志, 2014, (01) :110-119
[10]   从“凝闭”走向“参与”——公共事件冲击下的政策体制转向 [J].
彭勃 ;
杨志军 .
探索与争鸣, 2013, (09)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