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改变政策决策: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的结果效应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杨志军
欧阳文忠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抗争; 邻避抗争事件; 框塑理论; 策略性框架; 政府回应; 非常规政策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的邻避抗争实践挑战了经典的社会运动理论。原因在于大部分见诸报端的邻避抗争事件成功地改变了政府决策,但最终却出现了政府邻避决策的回退现象。本文主要研究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即分析邻避抗争为什么会改变地方政府的既有政策安排,地方政府采用了何种回应邻避事件的方式来进行政策决策的消极改变。据此,主要从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解析邻避事件的抗争过程、结构及其机理;二是阐释邻避事件如何成功改变政府决策行为。前者运用的是框塑理论(framing),后者采用政府回应的四维框架。最后,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已经严重阻碍了作为国家治理中观平台和区域背景的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在地方治理过程中,亟需消解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的结果效应,重点在于构建协商型地方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6+126 +12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私民社会”:解释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新框架 [J].
郎友兴 ;
薛晓婧 .
探索与争鸣, 2015, (12) :37-42
[2]   制度变迁的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一个环境领域的跨案例分析 [J].
杨立华 ;
申鹏云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1) :53-80+199
[3]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一个整合性的文献综述 [J].
杨志军 ;
张鹏举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12-27+127
[4]   参与和协商:地方治理现代化问题 [J].
彭勃 ;
杨志军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5 (03) :20-27
[5]   邻避冲突治理的困境、成因及破解思路 [J].
徐祖迎 ;
朱玉芹 .
理论探索 , 2013, (06) :67-70
[6]   网络参与下地方政府决策回应的逻辑分析——以宁波PX事件为例 [J].
翁士洪 ;
叶笑云 .
公共管理学报, 2013, 10 (04) :26-36+138
[8]   城市发展中“邻避冲突”风险及应对策略 [J].
佟林杰 ;
孟卫东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2) :76-79
[9]   PX恐惧症 [J].
张家洲 ;
TADY ;
王嘉宁 .
纺织科学研究, 2013, (02) :48-54
[10]  
邻避政治的成因与管理:以A市垃圾焚烧厂为例[J]. 潘永强.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