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

被引:58
作者
彭兰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自拍; 自我技术; 自我建构; 自我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自拍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创造的"自我技术",但自拍行为也会折射各种社会环境与社交互动的压力与影响。对于个体来说,自拍可以通过彰显"在场感"来进行自我呈现与表达,但沉浸于自拍又可能使得在场成为缺席,另一方面,"在场"方式也往往是从他人的角度构建的。自拍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建构方式,体现着"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这三重自我的冲突与调和过程,建构与解构、个性与去个性的矛盾也会体现在自拍的自我建构中。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表明,尽管自拍是一种不同于"权力技术"的"自我技术",但在社交互动变得广泛而频繁的今天,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训力量,通过自拍进行自我表现、从他者角度进行自我审查—自我调整的过程将变得越来越常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76+148 +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吉登斯, 2015
[12]  
自我技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汪民安, 2015
[13]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2008
[14]   福柯晚期思想的伦理关怀 [J].
周祥林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4 (04) :126-129
[16]   自我认同理论的“缺失”——吉登斯社会学思想研究 [J].
李慧敏 ;
胡成功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 (07) :44-48
[17]   福柯的自我建构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J].
李姗姗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68-173
[18]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J].
郭金山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2) :22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