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环洞庭湖区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2
作者
肖艳 [1 ]
胡战 [2 ]
苏维词 [1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广东省委党校
[3]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益阳市; 环洞庭湖区;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生产结构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益阳市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从地貌的角度探讨了3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洞庭湖湖垸区模式、冲积平原区模式和丘陵岗地山地模式。同时认为农村经济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才能实现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并突出不同地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120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南省桃江县农业资源利用的循环经济分析 [J].
钟石仑 ;
孙葭 ;
谢小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3) :382-384
[2]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相关保护对策建议 [J].
李仰斌 ;
张国华 ;
谢崇宝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1) :1-4+7
[3]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J].
彭佩钦 ;
仇少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22-326
[4]   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 [J].
黄道友 ;
唐昆 ;
盛良学 ;
王克林 ;
陈桂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4) :358-362
[5]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J].
刘彦随 ;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03, (03) :381-389
[6]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J].
李景保 ;
朱翔 ;
蔡炳华 ;
李晖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387-392
[7]   洞庭湖湿地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J].
庄大昌 ;
董明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2)
[8]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 [J].
王克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2) :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