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44
作者
李景保
朱翔
蔡炳华
李晖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湿地; 立法; 退田还湖; 农业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J].
朱建国 ;
姜文来 ;
李应中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0, (04) :50-52
[2]   论洞庭湖区钉螺孳生环境与生态灭螺防病 [J].
李景保 ;
朱翔 ;
李敏 .
湖泊科学, 2000, (02) :140-146
[3]   湿地的防洪功能分析评价——以东洞庭湖为例 [J].
吴炳方 ;
黄进良 ;
沈良标 .
地理研究, 2000, (02) :189-193
[4]   洞庭湖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J].
李荣喜 ;
秦林 .
湖南水利水电, 2000, (02) :34-35
[5]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J].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1999, (03) :297-304
[6]   避洪农业与生态农业减灾 [J].
李阳生 ;
李绍清 ;
李达模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04) :35-38
[7]   西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J].
邓树德 ;
但新球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9, (02) :41-43
[8]   南洞庭湖的湿地资源及特点分析 [J].
周光辉 ;
但新球 ;
黄能超 ;
戴枚兵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9, (02) :36-40
[9]   洞庭湖区灾后重建的流域生态管理学思考 [J].
王克林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2-7
[10]   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J].
李景保 .
地理学报, 1998, (02)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