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44
作者
李景保
朱翔
蔡炳华
李晖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湿地; 立法; 退田还湖; 农业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洞庭湖滩地围垦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景保 ;
邓铬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3, (04) :340-346
[12]   近数十年洞庭湖湖盆形态与水情的变化附视频 [J].
李景保 .
海洋与湖沼, 1992, (06) :626-634
[13]   鄱阳湖湿地生态及其农业开发研究 [J].
刘惠民 ;
杨沂风 ;
叶萍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1, (03) :35-38
[14]   洞庭湖区湖洲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以横岭湖区为例 [J].
刘新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9, (01) :54-58
[15]   洞庭湖区的湖洲农业及其利用方向 [J].
周为民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6, (06)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