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被引:117
作者
刘彦随
陆大道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 区域效应; 粮食安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根据1997~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内涵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及其调整区域效应进行了评价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国80%的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产值增长率达3.1%。但区域效应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是北方优于南方,黄河流域优于长江流域,传统农区优于一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调整效应匹配较好的省区有蒙、吉、豫、鲁、琼、陕、甘、宁、新和藏,匹配较差的省区有京、津、黑、鄂、桂、青。区域政策调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2, (04) :385-389
[2]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 [J].
许学工 ;
后立胜 ;
林辉平 .
地理学报, 2002, (04) :451-458
[3]   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70-275
[4]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J].
蔡运龙 ;
傅泽强 ;
戴尔阜 .
地理学报, 2002, (02) :127-134
[5]   论中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J].
曾芬钰 .
经济评论, 2001, (06) :107-110
[6]   “九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分析 [J].
郭克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7) :40-48
[7]   我国各省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与农业相对比重分析 [J].
蓝万炼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2) :1-5
[8]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J] . Mark W Skinner,Richard G Kuhn,Alun E Joseph.Land Use Policy . 2001 (4)
[9]  
Agricultur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from common heritage to divergence[J] . Zvi Lerman.Agricultural Economics . 2001 (2)
[10]  
Structural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in US agriculture, 1950–1982[J] . Wallace E. Huffman,Robert E. Evenson.Agricultural Economics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