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45
作者
何舜辉 [1 ,2 ]
杜德斌 [1 ,2 ]
焦美琪 [1 ]
林宇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创新能力; 时空格局; ESDA; 溢出效应;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7.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专利、论文数据测度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揭示2001~2014年中国创新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创新格局刻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烙印,呈"东-中-西"逐渐衰减的态势,且随着时间推移,东部的压倒性地位进一步强化。(2)基尼系数呈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反映了整体由极化增长向优化均衡发展的空间过程。东部地区基尼系数维持相对稳定;创新能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城市间的创新能力差异却在不断缩小。(3)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城市分布具有很强的经济依赖性,广泛分布于发达城市,而中等水平以上的城市呈集聚分布态势,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特征,与中国主要城市群的分布高度吻合。(4)Moran’s I值均为正,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反映了城市间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中部和西部省会城市作为区域性的创新极,对周围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并不明显,辐射作用有限。(5)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教育水平、FDI规模、制度因素、基础设施6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形成。其中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因素影响较大,教育水平和制度因素次之,而FDI规模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的创新能力影响相对较小,但仍表现为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14 / 10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基于ESDA的实证 [J].
王春杨 ;
张超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38-1444
[12]   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J].
王俊松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312-2324
[13]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 [J].
黄亮 ;
杜德斌 .
地理科学, 2014, 34 (07) :773-779
[1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15]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王振波 ;
李广东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59-473
[16]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 [J].
范斐 ;
杜德斌 ;
李恒 ;
游小珺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31-1343
[17]   中国创新发展的区域关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创新转型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张战仁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9) :1391-1398
[18]   城市间创新联系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J].
牛欣 ;
陈向东 .
管理学报, 2013, 10 (04) :575-582
[1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实证分析 [J].
曹勇 ;
秦以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164-169
[20]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 [J].
尤建新 ;
卢超 ;
郑海鳌 ;
陈震 .
中国软科学, 2011, (07) :82-92